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信息 >>新闻中心 >>新闻聚焦

新闻信息

《黄帝内经》告诉你:夏天应该这样过!

作者:肖相如 来源:肖相如频道 发布时间:2020-06-1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3.jpg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重点:不睡懒觉,多晒太阳,多运动,出透汗,多到户外,热情似火,兴高采烈,不愤怒。

一 《内经》原文赏析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词解】 蕃秀:蕃,茂盛。秀,一指谷类抽穗开花;一指草类结实;一指草木之花;一指特异、优秀、茂盛。

夏季是阳气释放的季节。

《内经》认为,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源于阴阳,是天地之道。

太阳的视运动导致了地球表面的四季更替,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周,就形成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是阳气的运动状态的反应,春就是阳气处于生的状态所占的时间段;夏就是阳气处于长的状态所占的时间段;秋就是阳气处于收的状态所占的时间段;冬就是阳气处于藏的状态所占的时间段。阳气的生长收藏运动导致了气候的寒热温凉和物候的生长收藏运动。

夏季是在春季阳气升发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向上,向外,所有的能量都向外释放,供生命获取。在这一季节,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土壤肥沃,天空刮起了火热的南风,气候由春天的温暖而变得炎热,整个自然界热火朝天,阳气旺盛,草木繁茂,百虫欢唱,鸟兽齐鸣,人欢马叫,江河滔滔,瀑布淙淙,万物兴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夏三月在自然界,是阳气的蒸腾上升运动,控制并主导着万物的生命活动。是生命成长的季节,人类应顺应夏三月阳气的蒸腾上升外露的运动规律,即原文所谓的“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二 夏天的具体过法

1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夜卧早起的意思就是天黑睡觉,天亮起床。

与春三月相同,只是夏三月天亮的比春三月更早,天黑的比春天更晚,白天更长,这是自然为了给生命更多的阳气,更多的阳光,为生命的成长提供更充足的能量。因此要尽量多感受阳光,就是无厌于日。

所以夏天不能怕晒太阳,多晒太阳,多补充阳气,是为了完成生命长的过程。如果夏天不热,阳光不够,植物就不能成熟,粮食就没有收成。不敢感受夏天的热,不敢承受夏天的太阳,身体就不会强壮;不能承受夏天的太阳,就是身体虚弱的表现。

2 “使志无怒”

是指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上,也要适应夏三月阳气的蒸腾上升外露的运动规律,应该是兴高采烈,热情奔放,但是,不要急躁愤怒。

3 “使华英成秀”

对植物而言,就是要从开花而结果;对人类而言,就是要使身体壮实,心志愉悦而成熟。

4 “使气得泄”

使气得泄,就是要尽量的人体的气机伸展,向上向外运动,比如身体可以尽量少穿衣服,衣服的质量要透气性好,要尽量的多运动和劳动,使能量向外发泄,要尽量使身体能透彻的出汗,夏天治病的时候,要多用发散的药,少用收敛的药等。

夏天要多出汗,出透汗,可以使体内瘀积的浊气通过大量出汗提出体外,起到疏畅气血的作用,所以夏天不要怕出汗,夏天不能出畅汗,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容易出现身体沉重疼痛,僵更不舒等。

5 “若所爱在外”

主要是针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趋向而言的,就是要使我们的情绪向外发泄,好象我们所喜爱的东西总是在外面,总是要向外去追求。让人能感受到我们内心的火热,激情奔放。

上述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要从形体,到行为,到心灵处于一种蒸腾上升的状态,顺应夏三月的长气。

三  逆之则伤心

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白天长睡不起,不愿见到阳光,老是呆在家里,甚或深居密室,心扉紧闭,感情深藏,面沉似水,冷若冰霜,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常常吃冰冷寒凉的东西,或者老是在阴冷的环境下,使人体的气机不能向外散发,这就违背了夏长之气,就会损害身体,特别是容易损害人体的心脏。

心脏在五行之中属火,与方位中的南方,四季中的夏季相通。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所以说“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