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朱立国院士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朱立国教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来源: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fwzwhyc/202503/t20250314_958832.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强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重要理论遵循和科学行动指南。近年来,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能力水平,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部遴选并确定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传统医药领域共54人入选,其中中医正骨疗法领域仅10人获此殊荣,我院朱立国院士因其在中医正骨疗法保护与传承领域中的卓越贡献入选此名单。
中医正骨疗法作为传统医药领域中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实践经验,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正骨疗法”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成为其保护单位。朱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中,率领团队创建了“规范创新、安全评估、循证评价、机理解析”四位一体的中医正骨疗法研究新体系。研制智能化手法培训考核机器人,填补手法培训、考核、评价领域中的多项空白,开创了中医正骨疗法传承新模式,为中医正骨疗法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24年10月28日,朱院士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