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信息 >>新闻中心 >>新闻聚焦

新闻信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课题“优势病种示范性研究”中期汇报与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

作者:韩镇泽 乔雪 刘鹏 白硕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2025年7月11-13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办,福建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上医琦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课题“优势病种示范性研究”中期汇报与专家论证会于北京顺利召开。7月11日举办课题闭门会议;7月12日项目负责人、特邀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领导、单位科管人员、课题三及各任务负责人、骨干成员等共同参会,线上线下结合,全面总结课题进展,明确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27.jpg

专题聚焦:多中心协同推进三大病种研究

本课题以干眼症、肾性水肿、慢性肾脏病5D期三种临床难治性疾病为突破口,探索基于证素辨识和状态可测原理的动静态中医临床评价方法学构建与示范研究。

【开幕致辞】领导寄语,鼓舞人心

会议伊始,课题负责人邱模炎教授主持开场,诚挚感谢与会领导专家的支持。随后,李灿东校长、曹炜副院长、李浩书记、方积乾教授等多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致辞,高度肯定课题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从方法论创新、资源配置、协同攻关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寄语项目持续高质量推进。

28.jpg

课题三负责人邱模炎教授主持会议

29.jpg

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校长致辞

30.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李浩书记致辞

31.jpg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曹炜副院长致辞

32.jpg

中山大学方积乾教授致辞

【课题进展】五大课题多点开花,成果显著

杨朝阳院长全面汇报项目中期执行情况:

- 课题一 完成状态辨识规范立项,已发表SCI论文;

- 课题二 构建动静态结合的个体化评价体系,发布亚群化操作流程;

- 课题三 三大病种累计收集病例2876例;

- 课题四 建立预测模型系统1.0版,准确率达82.5%;

- 课题五 三个病种平台搭建完成,申请3项专利。

33.jpg

福建中医药大学杨朝阳院长

路雪婧院长汇报任务一进展情况:

80%的中心都完成了协议签署和伦理审批,并进行了培训,平稳推进了研究的进展。同时在今年初实地监察了18家分中心,进行了方案的动态优化调整并通过伦理审查。后续将继续推进受试者纳入工作,确保样本量达标,重点督导六家滞后中心,严格控制脱落率,准备后续论文的发表及报告工作。

刘兰英主任汇报任务二进展情况:

优化了中医组动态、静态两部分的治疗方案,已经召开分中心启动会,并完成协议签署和培训工作,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到今年9月份完成静态方案病例的收集,到明年2月份完成动态病例的收集。

栾洁副主任医师汇报任务三进展情况:

慢性肾脏病5D期中医证素特征研究(研究一)已完成研究方案制定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符合标准病例180例,其中北京地区90例完成春分、夏至节气透析前后中医证素特征观察及数据录入,另90例完成夏至节气观察;累计完成540例次观察。 “法统病证”非药物疗法(灸疗)个体化诊疗选优范例研究(研究二)完成方案优化、制定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联络18了家北京临床研究分中心并完成协议签署及首笔经费拨付,福建9家分中心完成协议签署;临床收集2004例患者数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录用4篇;课题组申报的“慢性肾脏病5期血液透析中医证候诊断专家共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出版学术著作《新编中国医学非药物疗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4年10月),课题负责人为主编,多名成员任编委。数据监察由中山大学团队拟定数据监察方案,适时开展监察工作。

【规范管理】科研管理与资金使用专题培训

科研处王雨生老师围绕科研协议签署、项目管理全流程、知识产权、合作责任划分等进行了全面讲解;周广华教授解读财政部与科技部最新科研经费使用规定,强调“简流程、重绩效、防风险”,并就劳务费、验收细节等答疑。

34.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原财务处长,高级会计师

35.jpg

望京医院科研处王雨生

【专家论证】严谨把脉,共绘蓝图

与会专家对课题研究路径、核心技术、样本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此次邀请了主持和参加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专家、相关学科专家、科研项目管理专家等13名专家给予课题研究指导。

【分组研讨】三大任务现场解析,问题导向务实推进

(1) 干眼病任务组

由路雪婧院长牵头,各分中心汇报进展与难点。多家单位反馈脱落率高、入组难等问题,会议现场就问卷优化、流程调整、绩效激励等展开交流,提出解决思路,如线上线下结合补录、专人陪同提升依从性等。

36.jpg

干眼病任务组讨论现场

(2)肾性水肿任务组

刘兰英主任组织讨论,重点围绕静动态阶段设置、病种分布、用药规范等展开。会议明确中成药使用限制、舌象采集、阳虚证候要求等关键执行细节,并布置后续培训与视频资料同步发放。

37.jpg

肾性水肿任务组讨论现场

(3)慢性肾脏病5D期任务组

栾洁副主任医师主持,与顾菁教授、闫二萍副主任医师、乔雪博士研究生共同解答各中心在灸疗方案、随访记录、艾灸质量、知情同意及伦理等实际问题。福建、北京多家分中心反映灸疗工具质量及患者依从性问题,课题组表示将反馈厂家并制定改进计划。

38.jpg

慢性肾脏病5D期任务组讨论现场

【会议总结】强化协作,加速成果转化

邱模炎教授作会议总结,表示课题三研究任务紧迫、责任重大,希望各任务组加快推进速度、强化协作机制,确保样本质量和研究进度“双过硬”。他强调,项目不仅是科研任务,更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的战略工程。

根据三个任务分组讨论结果,联合三个任务的负责人,分中心负责人和骨干成员共同梳理问题,讨论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和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39.jpg

课题三项目负责人和分中心负责人代表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