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强用药监管,规范诊疗行为,首都专家助力提升医疗质量
2025年8月,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南阳市中医院)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简称“院内制剂”)合理使用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学术发展处王梅副处长、王浩、医务处侯成志,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丁吉雪受邀来院开展专题指导。
院内制剂应用:传承创新,保障用药安全
院内制剂是体现医院独特优势的重要载体。王梅副处长就“院内制剂的配制、生产与质量管理”进行了专业指导,详细解读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分享了望京医院院内制剂的研发流程、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标准。王处长与南阳市中医院药剂科袁逾喆科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院内制剂在保障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医院必须严格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确保制剂的稳定性,尤其是加强合理用药监管,真正将特色突出、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院内制剂应用于临床,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诊疗方案优化:聚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术发展处王浩就“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编写与更新”进行了专题分享。从为什么要编写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到如何聚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的分享。王老师以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为例,必须立足自身特色,选择疗效确切、技术成熟的病种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关节炎、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他同时分享了望京医院在优势病种管理方面的经验,包括标准化诊疗方案制定、疗效评价体系建设、多学科协作模式等,为南阳市中医院的专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临床路径制定:规范诊疗,提高服务效率
医务处侯成志围绕“中医骨伤临床路径的制定与实施”进行了深入讲解。临床路径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诊疗效率的重要工具,合理的临床路径能确保患者得到规范化、同质化的治疗,尤其针对当下DRG和DIP付费机制,如何增效降本等方面进行了分享。结合望京医院的实践经验,他详细介绍了临床路径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及质量控制要点。建议南阳市中医院在制定临床路径时应充分考虑中医特色疗法(如中医正骨、针灸、中药外用等)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合,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病案质控精准:夯实数据,赋能精细化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丁吉雪以国家最新版《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规范》为标准依据,紧扣DIP医保支付政策核心要求,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其他诊断的填写规范以及手术操作名称的标准化表述要点。她重点强调了病案首页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规范性在医保结算及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性。会后,丁老师与医师们就编码疑难问题深入交流,并亲临病案室现场指导工作,提出针对性质控建议,为医院实现病案数据精准上传、保障医保合规结算提供了耐心指导。
此次专家团队的指导不仅为南阳市中医院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也为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医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院内制剂、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以及病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