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大众版 >>新闻信息 >>新闻中心 >>新闻聚焦

新闻信息

【望京︱科普】发现脂肪肝,还应该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1.jpg

发现脂肪肝

门诊的脂肪肝患者,大多是在B超检查时发现,并带着“进一步诊治”的建议来肝病门诊就诊。脂肪肝的早期通常没有临床症状,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相关检查来进一步诊断并评估病情,如果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腹胀、肝区疼痛等状况再就诊,可能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脂肪肝的诊断、评估和随访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望京医院肝病门诊为您解答。

脂肪肝不仅是肝脏的问题,也是多系统代谢紊乱累及肝脏的表现。在发现脂肪肝后需要做以下检查,来确诊疾病并评估病情的程度。

1、病因学检查

肝脏脂肪变性可见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初诊患者往往需要做肝炎病毒检查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筛查,以排除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通过询问病史,排除酒精引起的脂肪肝。

2、评估代谢综合征

血糖、血脂、尿酸、颈动脉B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往往提示患者可能已从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而糖尿病的出现,则意味着这些患者的肝病进展快,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预期寿命缩短,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因此,在诊断脂肪肝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血糖(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血脂尿酸等检测、颈动脉超声检查明确斑块情况、血压情况评估等,明确代谢综合征情况。。

2.jpg

3、肝脏脂肪变性评估

B超+肝脏弹性检测,CT,磁共振

三种检查方法的选择。

01、B超+肝脏弹性检测(定性+定量)

B超检查简便、价廉、无创,是目前诊断和随访脂肪肝的首选方法。腹部B超对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当肝细胞脂肪变大于30%时,B超就可检出;当肝脂肪变达50%以上时,超声诊断的敏感性高达90%。但B超无法敏感检出轻度肝脂肪病变和早期肝硬化,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可以弥补B超在定量肝脂肪变方面的不足。肝脏弹性检测通过计算出超声波的衰减参数(CAP)来定量检测肝脂肪变程度。CAP值比B超和CT更敏感,可准确检测肝脂肪变性>5%的脂肪肝。并且,与肝活检相比,CAP更少受到抽样误差的干扰。随访过程中CAP值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脂肪变和代谢紊乱的好转或进展。因而在临床上,推荐以B超和肝脏弹性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观察肝脏脂肪变情况。肝脏弹性检测还可以同时完成肝脏硬度的检测,从而为及早发现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提供条件。

3.jpg

02、CT

主要依靠肝组织密度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脂肪肝时可见肝密度(CT值)普遍降低,CT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低于B超,但特异性优于B超。磁共振检查对弥漫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并不优于B超。CT增强扫描和磁共振检查,主要用于验证B超发现的局灶性脂肪肝、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以及脂肪肝合并肝占位性病变,以免漏诊肝脏恶性肿瘤。

4、肝脏功能、肝细胞损伤的评估

肝功能检测

包括多项生化检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肽酶(r-GT)等,这些指标的异常往往提示肝脏受损。白蛋白可反应肝脏合成功能,胆红素增高可见于脂肪肝伴胆汁淤积者。肝纤维化四项可以评估肝细胞受损及肝纤维化程度。

临床、生化或影像学检查不能区分NASH和单纯脂肪变性,肝组织活检是目前评估NASH的唯一金标准,但肝组织活检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问:哪些人群建议进行脂肪肝筛查

建议以下患者前往肝病门诊进一步筛查与评估:

①超声发现有脂肪肝或肝脏脂肪浸润;

②不明原因的肝功能酶学异常;

③肥胖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以及长期饮酒者。

望京医院肝病门诊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肝病门诊以张辰浩主任为学科带头人,李晓燕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团队拥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治疗脂肪肝、乙肝、丙肝、酒精肝、药物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各种急慢性肝病,尤其是用中医治疗肥胖引起的脂肪肝及各种肝病引起的肝纤维化,疗效显著,独具特色。肝病门诊开设了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和脂肪肝专病门诊,周一到周日全天接诊。欢迎广大肝病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4.jpg

张辰浩 科室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望京医院名中医。

出诊时间

周四下午、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心血管专家门诊,(门诊楼3层24诊室)

周二上午

感染后心悸、乏力、失眠专病专家门诊(感染疾病中心1层)

专业特长

擅长治疗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悸、失眠、乏力、喘憋、肢体麻木等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肺部感染等疾病。

肝病门诊专家

5.jpg

李晓燕  教授

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肝病门诊,5号楼1层)

专业特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乙肝、丙肝、酒精肝、药物肝、自免肝、肝硬化等肝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及抑郁焦虑症等情志疾病。

6.png

彭平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医师

出诊时间

周四上午、周六全天(肝病门诊,5号楼1层)

专业特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功能异常,病毒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感染后肺部结节,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口干口苦,食欲不振,腹胀满闷,黄疸乏力,大便异常,失眠焦虑,胸闷咳嗽,记忆减退,肿瘤或慢病免疫力低等症。

7.jpg

孙静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出诊时间

周日全天(肝病门诊,5号楼1层)

专业特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功能异常,病毒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原发性肝癌,胰腺炎,胆囊炎,口腔溃疡,感染后肺部结节,新冠后遗症,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乏力,黄疸,腹胀、腹痛、消化道疾病、腹水、胸闷咳嗽,大便异常,肿瘤或慢病免疫力低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