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生命从心开始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主任医师李方洁
目前全世界每年都有几十万人遭遇猝死,其中大部分都被证实为心源性。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心脏在生命中所处的“前沿”位置。很多人认为心源性猝死没有任何先兆,防不胜防。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在猝死的威胁真正到来之前,总有一些“蛛丝马迹”警示将要发生的事件。例如,有些人可以出现阵发或持续的胸痛心慌、或突然“胃痛”、突然恶心甚或呕吐,或突然眩晕、眼前阵阵发黑。这时候千万不要简单认定是普通的心绞痛、胃肠疾病或普通的头晕,而应迅速拔打“120”求助电话,如果病人随身携带有远程心电监护仪,应立即放在胸前,纪录几十秒实时心电波形,并发送到监护中心,在最短时间内,病人携带的远程心电记录仪上即可显示出由监护中心反馈回来的诊断和治疗指导意见,以便有效实施自我保护和自救,为“120”到来之后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悲剧发生。
一般来说,这类恶性心脏事件多发生于长期在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生活,或长期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的都有市人群中,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平素驱体上过于安逸,但是精神压力巨大。除此,短时间内精神骤然高度紧张也易发生这类事件,如长时间疲劳驾车,考试前突击等等。人们对这类疾病还有一个说法叫做“疲劳死”,属于现代生活方式和都市病的最严重后果。
就心源性猝死而言,大部分源于突发的心肌梗塞,其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骤然出现大面积心肌细胞坏死,走行于心肌中的心脏兴奋传导系统功能紊乱或系统“瘫痪”,引发致死性心律失常。而造成心肌梗塞的直接祸手是负责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果冠状动脉血管弹性降低,功能失常,易导致血栓形成,如果存在粥样硬化斑,可导致管腔狭窄,如果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衡,还可导致冠状动脉的挛缩甚至闭塞。这些血管功能或器质性病变是发生心肌梗塞的基础,也是生命的隐形杀手。由于早期的血管病变多数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普通的健康体检尚不能检出,无法有效预警,常被忽视,失去及时接受专科检查和治疗的机会。因此,除平时应注意远离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外,还应关注自己的心脏和血管,关注自己的“血管年龄”。尤其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定期接受常规体检的同时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的专科检查,如专门的动脉硬化检测仪可通过计算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方法,测量出人的血管年龄,如果测出的血管年龄小于人的实际年龄,说明血管健康状况良好,反之则提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隐患增加,有必要及早作进一步的检查与防治。动脉硬化检测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评价人体大动脉的僵硬度的最新检测方法,在发达国家普遍用于社区人群的健康体检。目前在我国已有一些专家推荐这项无创无痛,能告知受检者是否有心血管疾病隐患的方法。我国北京地区一些大医院已经引进,开始受到大众人群的关注。
呵护生命从心开始,拥有健康的心脏,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