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版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朱立国

字号: + - 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学

  学科带头人――朱立国

朱立国,男,1961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专家。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骨伤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 (骨伤科)建设单位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骨伤科)建设项目协作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部骨伤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 人,全国颈椎病协作组组长,全国重点研究室筋伤研究室主任。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委员会委员、华裔骨科学会理事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应用中西医疗法治疗脊柱疾病。近十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3项;同时作为 主要研究者参与课题10余项。根据祖国医学“筋束骨”的理论,结合牵引的作用特点,在继承传统旋转手法基础上,创立了颈椎旋提手法,并建立了操作规范。其 操作步骤明确,增加可重复性和安全性,避免医生旋转力易超出生理范围,而造成损伤。首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现代循证医学、量化主要效应指标的研究方法,客 观评价了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了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自主研发了旋转手法操作力学测量仪,确立了手法 操作的力学参数,并形成了手法的量化考核模式。通过现代生物力学、运动学方法,建立了动态同步髓核内压力测量方法及三维激光脉冲式动态摄像系统,首次动态 同步测量旋提手法安全有效降低颈椎髓核内压力变化,实现连续、动态的三维定点测量,动态描记颈椎各节段三维位移规律,首次采用运动捕捉技术对手法操作过程 进行动态的运动学分析,评价了旋提手法的安全性及可重复性。制定了集治疗、康复和防复发一体化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方案,并通过随机对 照的科研方法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了适于普及的颈椎康复操,有利于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复发。制定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操作标 准,明确其疗效、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利用现代免疫学等方法研究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负责撰写WHO临床实践指南的颈椎病内容, 总结中医治疗颈椎病经验,推广向世界。

近十年,参与研发国家级中药新药2种,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撰写专著9部,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30余人。

  承担课题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康复一体化研究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国家“十五”攻关计划: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颈椎失稳的运动力学分析及其动态模型建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旋提手法模拟操作考核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动态现实虚拟互动技术对旋提手法作用机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基金项目:孙氏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规范化研究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治疗有特色和优势项目:具有推广意义的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

  获得成果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1名)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名)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名)

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三等奖(第1名)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1名)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三等奖(第1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三等奖(第1名)

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1名)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3名)

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第3名)


下一篇: 温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