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主办2025数智骨科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与转化论坛
自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专家团队入驻南阳市中医院以来,两院紧密协同,以国家级平台资源赋能区域发展。2025年8月盛夏的无锡,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年会因一场聚焦“数智骨科”的论坛而意义非凡,8月2日-8月3日,成功主办“2025数智骨科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与转化论坛”。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骨科分会常务副会长成永忠教授、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党委书记孙海滨、院长杜春生作为论坛主办单位代表应邀参会。
数智化接骨技术临床实践与特色专科建设合作方案取得了关键突破。作为该方案的核心推动者,成永忠教授在论坛上详细阐述了其团队研发的智能接骨机器人技术在南阳市的临床转化落地实践,这标志着此项凝聚前沿“数智骨科”理念的核心技术,已成功实现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与临床规模化应用的跨越,为区域特色专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和可复制的合作范式。该方案的成功实践,不仅是“科技赋能中医骨伤”的初步探索,更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框架下深化技术平移、共建特色优势专科的生动体现。
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党委书记孙海滨教授带来的后外联合前内侧入路治疗C3型Pilon骨折创新术式,体现了区域中心在复杂创伤救治技术上的显著进步,为高难度骨折患者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刘飞博士汇报的CO外固定接骨术促进胫骨干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为这项中医特色技术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关键支撑。李光耀硕士汇报的桡骨远端骨折AI识别规划闭合穿针外固定方案系统,成为论坛焦点之一。尹晓冬与李锐两位博士则介绍了骨折CT影像AI智能定位诊断系统。随后,成永忠教授就智能接骨机器人项目发布了成果报告,并举行了《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赠书仪式。
南阳市中医院王书元教授汇报三维重建技术导航下机器人辅助复位治疗骨盆髋臼双柱骨折这一顶尖技术的临床应用,该技术融合了术中即时三维成像、导航定位与机器人精准操控,其成功应用标志着区域中心在解决区域疑难危重症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国家中医(骨伤)区域中心建设的卓著成效,由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院长杜春生教授进行介绍。他详细汇报了南阳市中医院骨伤专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的建设进展,并着重强调本次论坛所汇报的数智骨科成果,正是国家中医(骨伤)区域中心在实现“品牌、技术、管理”三平移目标过程中,于提升区域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推动高新技术研发落地、加速科研成果临床转化、辐射带动区域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核心数智化成果的集中亮相,是中心建设征程中的一步尝试。区域中心建设诠释了“国家级平台引领、区域中心承接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论坛发布的系列成果正是“输出单位-输入单位”高效联动模式结出的硕果。未来,中心将继续以中西协同为原则,以数智化为引擎,深化两院协作,聚焦临床重大需求,加速推动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下一篇: 告别颈椎病困扰,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来帮您!